今天带老人看病,大部分都“电子化”但又不是那么“电子化”,90后都感觉很吃力!
挂完号还得扫码签到,上午签到医生看了一下做ct。做完ct手机提示报告好了,挂号单上两个二维码,ct袋子上一个二维码!我走了三个地方的报告打印机,打印了8次才打印出来(机器没有任何指示到底扫那个码)!中午做完ct签到了一直没叫号,原来得**收报告才看!等候过程没有任何告知也没有告示贴出来!重点来了:报告拿过去医生一眼没看,直接在电脑看的!我们花几个小时等待和打印的意义是什么?
检查的地方东一个西一个,不敢相信年轻人没在身边的老人怎么就医!他们不知道流程、找不到检查的地方是何种无奈!
医院已经爆满,预约床位还不能用外地号码,我还特地办了个本地号码,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!
一天的时间,我不知道看到了多少茫然无措!感叹我们所谓的“进步”真的缺少了太多人文关怀!
热议
推荐楼 synology 4小时前
你自己不行而已,电子化很方便,每层楼有机器自己插卡交就行了,不像以前还要去窗口排队敲章
影像学缴费后 ...
人家说的是医院行政管理和电子化诊断流程设计的脱节,你说的啥玩意,你是不是不懂中文?
推荐楼 HOH 4小时前
你自己不行而已,电子化很方便,每层楼有机器自己插卡交就行了,不像以前还要去窗口排队敲章
影像学缴费后要去窗口签到排队是常识
自助打印报告也方便,胶片打印机慢是慢点,因为你的检查费包括了胶片费用,总之就是非常方便
推荐楼 marcle 4小时前
虽然很多环境不熟悉需要问人才能解决,但是相比十几年前挂号还是人肉排队,片子还是要取出来给医生眯着眼睛才能看清,验血啥的都得重新去取报告......已经方便很多了。
当然现在医院很多地方还需要改进,比如现在医生看片子/报告都是在电脑看的,让你等报告出来再去找他是因为只有你的报告能打印了,他的电脑上才能看到报告的结果。如果不说明白,很多人报告没出来就去着急问;有些人不知道哪里看通知,报告出来了也不知道,还在傻等。(也有时候医生需要先看片子,不等报告,上次碰到个急诊医生特地叮嘱让我们拍完就去找他,他先直接看片子,不等报告,怕有需要紧急处理的地方)
刚开始不适应,见过一次也就会了。总的来说,还是越来越好不是吗
推荐楼 iiss 4小时前
别说老人了,我一个小年轻进去都要到处问人,问完还是一脸懵逼
4楼 dwcloud 4小时前
不止是缺少人文关怀,完全可以说毫无逻辑,你说的 我也感受很深。
5楼 sdqu 4小时前
7楼 antbt 4小时前
这才是真实的医疗体验,比那些小粉红的嘴炮强太多了
8楼 shenduvv 4小时前
多问问就好了。 。
9楼 爱发卡 4小时前
每10万人的ICU病床数老美是34.7张,我们是3.6张,占主导的公立医院投资密度不够,需要放开私立医院投资,但这需要市场培育和时间,最后价钱一定很贵
10楼 Evan 4小时前
是这样的,每次去医院都像个无头苍蝇一样。
12楼 lsin 4小时前
有点医院电子化之后医保卡不能直接用,还是得去窗口
13楼 winday 4小时前
反正化验单啥的就不用去拿了,微信上绑定医院公众号即可
14楼 marcle 4小时前
虽然很多环境不熟悉需要问人才能解决,但是相比十几年前挂号还是人肉排队,片子还是要取出来给医生眯着眼睛才能看清,验血啥的都得重新去取报告......已经方便很多了。
当然现在医院很多地方还需要改进,比如现在医生看片子/报告都是在电脑看的,让你等报告出来再去找他是因为只有你的报告能打印了,他的电脑上才能看到报告的结果。如果不说明白,很多人报告没出来就去着急问;有些人不知道哪里看通知,报告出来了也不知道,还在傻等。(也有时候医生需要先看片子,不等报告,上次碰到个急诊医生特地叮嘱让我们拍完就去找他,他先直接看片子,不等报告,怕有需要紧急处理的地方)
刚开始不适应,见过一次也就会了。总的来说,还是越来越好不是吗
15楼 yaholo 4小时前
医院其实是最不适合电子化的,因为正常人是不会整天去的,不熟悉是正常的,这时候就需要真人的引导。而是生病后,家人和家属都很着急,更加需要人性化的服务。
16楼 worigin 3小时前
人家说的是医院行政管理和电子化诊断流程设计的脱节,你说的啥玩意,你是不是不懂中文? ...
我觉得他压根没了解我表达的是什么!他只是表现自己一无是处的优越感....我都不屑回复他
17楼 机长 3小时前
再过50年,人口还有多少,医院还有多少人去
18楼 worigin 3小时前
多问问就好了。 。
年轻人可以多问问,换成老人那些白大褂很多都不耐烦。我只是觉得电子化应该服务每个人,现在的情况是把本该服务的对象边缘化了。
19楼 worigin 3小时前
我猜想是 你手上的这份你可以带回家的. 医生电脑里的不可能为每一位患者打印吧...
我相信你带回家的报告下一次就医用不上,即使刚照没多久...
20楼 micms 3小时前
每个医院手续都不同扫码的地方都不同 。。 很多还没有就诊指导
22楼 huanx 3小时前
我相信你带回家的报告下一次就医用不上,即使刚照没多久...
可能符合程序 如果不给打印的话 相信会有更多的人抱怨
23楼 worigin 3小时前
虽然很多环境不熟悉需要问人才能解决,但是相比十几年前挂号还是人肉排队,片子还是要取出来给医生眯着眼睛 ...
不是反对电子化,现在对于年轻人来说看病会比以前轻松,年长的差太多了!医院服务对象本身更多偏向长者,他们已经习惯了窗口,或者说窗口后面至少是个会说话的人。今天看到了太多长者面对机器的茫然,导医服务又不够。
24楼 marcle 3小时前
不是反对电子化,现在对于年轻人来说看病会比以前轻松,年长的差太多了!医院服务对象本身更多偏向长者, ...
导医现在愿意干的人太少了,上次和他们聊起来说工资只有三四千(某二线城市),每天干活口干舌燥,都招不到人。高校附属医院还好点,大学生志愿者很多过去义务劳动当导医。
25楼 synology 3小时前
我觉得他压根没了解我表达的是什么!他只是表现自己一无是处的优越感....我都不屑回复他 ...
每个人的审题能力和同理心程度都是不一样的,要不然人和人之间哪里来的那么大差距哦
26楼 hcyme 3小时前
还是方便,刷一下就不用挤兑等叫号,不然怎么带着老人挤,而且很多七**十岁的,场面恐怖
27楼 worigin 3小时前
可能符合程序 如果不给打印的话 相信会有更多的人抱怨
这更多的是流程上的问题,其实医护说一句不需实质报告也可就诊在效益方面也是优的。可惜没有人做。大家只是按部就班,不改变原有的工作流程东拼西凑所谓的电子化。
28楼 crashL 3小时前
我觉得他压根没了解我表达的是什么!他只是表现自己一无是处的优越感....我都不屑回复他 ...
他回复的每个帖子都觉得自己回复的很犀利。永远站在自己的角度上看问题。怼天怼地怼社会。也没见的拿出多高的成就。估计不少的发帖MJJ都被恶心过
29楼 worigin 3小时前
还是方便,刷一下就不用挤兑等叫号,不然怎么带着老人挤,而且很多七**十岁的,场面恐怖 ...
医院主流人群是老人,毕竟不是每个老人年轻人都在身边的。我看那些老人手足无措的时候感觉很痛心!
30楼 crashL 3小时前
这更多的是流程上的问题,其实医护说一句不需实质报告也可就诊在效益方面也是优的。可惜没有人做。大家只 ...
是这样的。有电子的如果能通知一下就不会让病人等待这种问题。
最好是一个医保卡或者一个二维码能解决挂号、拿报告、接收检查通知、排队通知、预约床位等各种事情。如果不是经常去医院。真会让人脑壳痛。
32楼 hihelllo 3小时前
大城市大医院的电子化非常好
只带卡就行,提前报道叫号。
33楼 huanx 3小时前
很多时候医治都是靠经验的. .根本不相信那些数据..
"先拿回家吃吃看"等你反馈.. 睡眠好不好阿?要不要开一点神经药
34楼 huanx 3小时前
真的很拼运气, 刚好医生也不忙 你就说 我来好久了. 能不能先帮我看看.. 运气好的话 就会帮你看看的..
如果很多人还是下午热的不行. 进去就是挨喷.
35楼 worigin 3小时前
我去几次不同的三甲医院,有专人负责挂号什么的,不知道可以问的
我主要还是站在老年人角度发帖,导医对不同人态度差很多,医院就医流程有很大的优化空间,只是他们选择不作为!年轻人就医肯定是没那么困难的。
36楼 worigin 3小时前
真的很拼运气, 刚好医生也不忙 你就说 我来好久了. 能不能先帮我看看.. 运气好的话 就会帮你看看的..
如 ...
我今天就是“插队”看的,因为没收我报告没叫我号,快下班了我就试着问了一下。医生人其实挺好的,只是流程体制不是他左右的。
37楼 pulpfunction 3小时前
准确的来说是:采购的锅,信息化是面向医生的。
医学影响pacs跟医院his是俩个厂家联合弄得。。。
哪怕就是一个单位的俩个ct科室分布在不同地方,都是不同ct厂家负责维护
都是凑合能用
申明:本文内容由网友收集分享,仅供学习参考使用。如文中内容侵犯到您的利益,请在文章下方留言,本站会第一时间进行处理。